自由发言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袁杰的发言

 
 

    放权松绑、释放活力是改革的精髓。我们现在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对于知识产权与技术资源整合的关系,现在很多企业还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就像田局长讲到的,我们知识产权仍然是小众而不是大众。而在这种还是小众的情况下,如果真把知识产权保护收到国家层面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北京法院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案件大量积压,而各地法院和行政执法机构无所适从,当事人双方一定怨声载道,市场秩序一片混乱。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权。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是中央一两个政府部门把经济搞上去的,而是地方政府、各个省,想尽很多办法招商引资、与世界融合。因此,我非常担心这个事儿。

    改革要接地气。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公司买了日本的专利,花了1120万,要上187万的税。在海关那儿还有税,单方上税率达到16.7%(所得税10%、增值税6%、营业附加税12%)。在我们国家目前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的技术,就是买人家的专利,当还没有去转换成收益的时候,还要代国外的卖方缴税,因为卖方在我们国内没有缴税主体,那么我们国内的企业不得不代人家交这个税,这对我们国家的企业是很不利的。然后它再去卖这个专利,还得交税,两重缴税,它就没有引进的积极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可能要放在怎样整合资源方面。让我们的知识产权从小众到大众,从法律、法学家这个圈子,走向产业界这么一个圈子。这是中国一个机会,我国几千年跟人家比,真正综合实力最强的、社会发展指数最高的,是在西方中世纪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是最强的,整个东方也不错。但后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下来,情况变了,西方上来了,压倒了东方,控制了世界。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与科学技术有关,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几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西方。在东方的国家中,日本是觉醒得最早、最快的,不仅学了制度和规则,还学会了方法。尤其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日本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企业在服务机构帮助下,在专利地图指引下,购买了大量国外专利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新产品卖到世界各地,造就了日本品牌,学会并积累了大量的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又面临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方法。

    其实音著协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面对一大群音乐创作者和要用版权的人,它有一种机制。当然,专利要复杂一些。如果我们专利能够像音著协一样,解决发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更有利于发明人。就是像张玉敏教授谈的事儿,它不是有意要侵权,它是没能力来解决问题。其实发明人与在后面跟进的发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专利领域,我们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扶持像音著协那样的机构上,去帮助发明家,这是政府在新常态下怎么来支撑“双创”、支持创业和创新应该做的。而如果连中间服务机构积极性都不高,那我们就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很难实现这个支撑。

    我觉得国务院刚刚发的71号文件非常好,有很多闪光点,但是真正做起来很难,我有点担心。国务院8号文件后来落实起来有不少困难,其实在很多地方落地很成问题,就连50%以上的那种“个人收益权”真要落实下来,很难。在目前,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很多创新骨干都有大大小小的职务,自己对待自己很矛盾。打个比方讲,我们有一个规定,与我们法是相冲突的,那怎么办?依法办、依规定办,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同样是发明人,你把他当发明人还是当其他,如果高校那些院长、系主任,他自己就是发明人,而且是重要发明人,他自己没有利益,他会怎么看?他的团队会怎么看?没有把核心团队自身积极性发挥出来,团队的其他人真的会受益吗?

    改革开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活。在中国,发明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放活,中间服务机构也没有真正放活,企业还是没有真正放活。我觉得中央在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五中全会上提的“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把这个改革进行下去,而且做到点子上、接地气,可能会对我们未来20年,甚至50年,中国用技术立国,用知识产权立国,重新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那么可能就有希望。

    总结起来,我的一个建议就是,要想尽办法研究怎么让我们知识产权从小众变成大众,怎么让我们知识产权这些专家们从法学界为主走向产业界为主,怎么让开放与放开有效结合起来。怎么样让知识产权融入产业、融入金融、融入商业。实际上我们现在融入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趋势,就是金融界开始有这样的积极性了,因为中央8号文件提到很多与金融有关的知识产权接口。但是,问题是我们知识产权界的同志们只讲知识产权运营。其实我感觉,讲“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界的同志们谈是很难找到很好的接口的。能不能退后一步,看得更宽一点,更远一点,更实一点。打个比方讲,要看到国际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国际资源整合中的知识产权,资本市场中的知识产权,或者是相关的这些问题。在现阶段,用经济的角度来谈知识产权比用知识产权的角度谈经济更容易让人接受。有个金融界的朋友跟我讲,知识产权证券化你们究竟怎么做的,我说我还不知道。国家的文件我体会它的兴奋期就是三年、五年,时间一长就没有人再想这个事儿了。所以我们8号文件提出来很多闪光的思想,如果不赶快想办法落地的话,我们就会丧失难得的机遇。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好、人士也好,包括产业界的人士,他们对我们的兴趣就会减弱。因此,这是摆在我们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需要研究的问题。能不能跟地方一起商量,把我们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排个队,梳理一下,按照轻重缓急,让国家局和其他一些部门都来支持一下,把我们紧迫的一些落地的问题研究下来,找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打个比方讲,就是我接着海关同志讲的问题,怎么让国内的企业买人家的专利,而我们自己又不用去缴税。其实TPP的核心就是自由贸易,就是零关税,能不能在创新资源整合当中,对国内的企业我们先开一个口子。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 维护单位: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络发展部
版权所有: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10611号